Skip to main content
繁體中文

搭建跨族裔橋樑:佛教慈善機構致力幫助舊金山灣景區兒童

搭建跨族裔橋樑:佛教慈善機構致力幫助舊金山灣景區兒童

這則新聞是Ethnic Media Services和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合作的系列報導。

當一名二年級學生說他長大後想成為搶劫犯,黃淑雲(Roxanne Huang Buchwitz)聽到後簡直難以置信。

「我說,『不,不,不』,」這位64歲的教育工作者回憶說。 「你要成為其他類型的人。」

黃淑雲是來自台灣的移民,她和其他十幾個亞裔移民一起,通過佛教非營利組織慈濟(Tzu Chi),為Malcolm X Academy的小學生提供課後輔導。

灣景-獵人角社區(Bayview-Hunters Point)是一個低收入、傳統意義上非裔聚居、但日益多元化的社區。許多非營利組織在這裡的工作,但是慈濟脫穎而出。 慈濟總部設在台灣花蓮,其志願者通常為受自然災害影響的災民提供應急的救濟。 但在舊金山,慈濟的當地分支機構開展一個長達數十年的項目,以幫助市內最弱勢的兒童。

一連串的治安事件涉及非裔和亞裔,尤其是有長者遭遇襲擊的轟動事件,加劇族裔之間的緊張關係,並激起了大眾對於針對族裔犯罪越發猖獗的觀感。 這使得慈濟在長期不被重視的灣景-獵人角的工作,尤其在這兩個族群之間需要搭建橋樑的時刻,變得尤為重要。該組織自2004年以來一直在該區開展學習相關的項目,並自2012年以來開始派發食物。

慈濟參與灣景-獵人角社區始於2004年,當時當地教育工作者與他們聯繫,邀請其參與圖書捐贈活動。 該組織舊金山分會負責人林育貞(Lulu Yin)意識到,附近的學校條件在很多方面都很不佳,而且學生上學的出勤率很低。 作為在列治文區(Richmond District)居住20多年的台灣移民,林育貞認為該組織的使命為最有需要的地方提供幫助。

2022年3月5日,在加州舊金山,慈濟的林育貞參與灣景區的Alice Griffith Apartments舉辦社區清潔和食物庫活動。 | Christopher Victorio 攝影

「我理解這些孩子來自貧困家庭,」她說。 「如果他們沒有得到適當的教育,這個循環就會繼續下去。」 林育貞還指出,在所有幫助灣景-獵人角社區的機構中,慈濟是少數幾個主要由公眾捐款支持、而不是政府資助的團體之一。

黃淑雲說,慈濟志工已經與該區四所學校合作,強調讓孩子們出席課堂重要性。 該組織標誌性項目之一是「全勤獎」,為按時上學、不缺課的學生提供獎學金和獎勵。 多年來,有超過1000名學生從該計劃中受益。

福斯特(Shavonne Hines-Foster)是舊金山教育委員會前學生代表,現在是一名大學生。她曾經也是慈濟獎學金受惠者。 獲得慈濟獎學金,也激發了她回饋社會的熱情。

「我最大的成就之一是通過我在社區的工作,讓我的社區感到自豪,」福斯特在去年一份視頻聲明中說。 「在獲得慈濟基金會獎學金後,通過支持有需要的人,我會繼續把我的愛和支持傳播到整個社區。」

來自中國大陸、台灣和東南亞移民的慈濟志工,除了提供課業輔導,還提供其他類型援助,包括牙科診療、組織食品發放以及捐贈教育設備和家具。 他們也為孩子們提供經濟資助,讓他們進行社區工作,特別是為住在該該區內一個大型公共住房項目Alice Griffith Apartments的居民。

該機構還旨在提供中華文化體驗和語言課程,令兒童和學生沉浸在一個多元化環境中,培養他們擁抱世界心態。

2022年3月5日,在加州舊金山,Jonathan Pratt參與了在灣景區Alice Griffith Apartments舉辦社區清潔活動和食物發放。 | Christopher Victorio 攝影

普萊特(Jonathan Pratt)是一名大學生,也是灣景區獵人角本地人,他很欣賞慈濟在建立跨社區、跨文化和跨種族橋樑所做的工作。 他從小參與慈濟的項目,已經長達10年,而且與慈濟一起學習漢語、去台灣學習的經歷讓他「印象深刻。」

「這不僅讓我大開眼界,而且還在文化上開拓了我的思維,」普萊特說。 他與其他五個學生在2018年與慈濟一起去了台灣參觀花蓮總部,學習了中文和佛教文化。

舊金山市議會主席華頌善(Shamann Walton)與慈濟合作多年,讚揚慈濟對學校的積極影響以及慈濟為灣景-獵人角社區帶來的援助。

「慈濟是一個優秀組織,多年來一直為灣景區服務。」 華頌善說,「他們一直支持灣景區的學校,並促進灣景區公共住房社區的健康。」

2022年3月5日,在加州舊金山,慈濟基金會在灣景區的Alice Griffith Apartments舉辦社區清潔和食物派發活動。 | Christopher Victorio 攝影

3月5日,慈濟在Alice Griffith進行每週一次的清潔活動,住在這裡的普萊特已經把幫助社區當成了習慣。 他告訴The Standard,他仍然懷念花蓮之行和在當地學到的一切。 但現在,他享受舊金山的生活,並努力幫助社區做出積極改變。

「為了做出這些改變,你必須要找個地方開始做,」普萊特說。